数码相机使用常识

renwen 提交于 周一, 04/22/2024 - 22:36
分类

对于初入门的DC用户,首先必须要对一下这两个问题要有个基本的了解。1、什么是数码相机,它与传统的相机相比优势何在?2、数码相机的基本构成是什么?

数码相机,对于它最基本的认识就是——不用胶卷、带液晶屏。用这样的特点就能非常迅速的将传统相机与数码相机区分开来(不排除个别例外)。从内部构造来说,数码相机内部采用了大量的电子元件,在设计上更复杂。用来感光的介质也从胶片变成了光电器件。如此的区别使得数码相机有着众多优势。

首先数码相机可以做到“所建即所拍”,通过液晶显示屏可以准确地进行拍摄。同时,由于储存介质的不同,数码相机节省了大量的胶卷费用。根据一项调查,大多数用户拍摄的照片的90%是不需要刻意冲洗成照片而保存,这也就是说我们所拍摄的作品中大多数只要储存在电脑里浏览就足够了。那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节省大量的冲印费用以及时间。再次,数码相机的照片能方便的在电脑上通过各种图像软件进行编辑,用来达到各种不同的效果。当然任何事物不可能做到完美,数码相机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数码相机的构成器件有:镜头、光电转换器件(COMS/CCD)、模/数转换器(A/D)、微处理器(MPU)、内置储存器、液晶屏幕(LCD)、可移动储存器、接口(计算机/电视机接口)、锂电池等。

对于数码相机的构成,比较陌生的就是光电转换器、模/数转换器、微处理器以及内外储存系统。其实光电转换器也就是数码相机的“底片”,只不过它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而传统相机的底片则只能使用一次。模/数转换器听起来好像非常复杂,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对于光电转化器信号转换的装置。它的功能就好像收音机,把无线电信号转化成我们可以听得声音一般。微处理器,就是数码相机的心脏。它将数模转换器的信号经过再一次处理就变成了特定的图像格式。内外储存系统就是数码相机的“胶卷筒”,将拍摄所得的照片储存于此。
数码相机构成机理
    到此为止,对数码相机这个东西应该有个较为全面的初步印象了,那么接下来的一些相关的入门知识则进一步加强你对数码相机的认识。在下面的篇章里,笔者我将针对数码相机经常出现的参数作为着手点
了解数码相机必须认识的四要素
    当我们一接触到数码相机的世界,马上就有一堆的新词汇蜂拥过来。分辨率、像素、数码变焦、插值等等。乍一看来,入门很困难;笔者在这里要做的就是把这枯燥无味的名词做一番润色。用口头大白话的形式描述给大家。如果你刚接触数码相机,以下的一些问题尤其显得重要。但这并不是说别的细节可以省略,毕竟擒贼先擒王,侧重点不同偏向也不同。
    分辨率与像素

当我们遇到一款数码相机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2304X1728、1600X1200、1027X768、640X480”这样的数字相乘的参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分辨率。那么它们代表什么意义呢?相信马赛克这种建筑材料大家都明白,那么这些参数所表示的就好比是横向“马赛克”数乘与纵向“马赛克”数,而每一块“马赛克”就代表一个像素。组成一幅图画就是用这些彩色的“马赛克”拼接而成。将下面图中的莲花的局部放大1600倍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马赛克的色块,其实这就是对应的一个像素。
    一台相机的最高拍摄分辨率一般就近似于它的像素。就拿上面所给的2304X1728作为例子,那么这台相机的最大有效像数为 2304*1728=3981312 近似值为400万。也就是说这是一台4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类似的,我们也可以算出其它相机分辨率所对应的像素。笔者在这里大致给一个对应参照表格。当然相机出场的设置都不尽相同,有可能存在出入。一般只要选择了特定厂商的相机,一般所给的分辨率也就固定了,用户可以在不同分辨率下做切换却不能自定义分辨率。  
    像素指的是数码相机的分辨率,由相机里光电传感器上的光敏元件数目所决定的,一个光敏元件对应一个像素。因此像素数越多,意味着光敏元件越多,也就意味着拍摄出来的相片越细腻。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数码相机一般都以百万为单位,从200万到500万、600万,甚至专业数码相机能够达到2200万,足以满足在电脑上欣赏或者通过彩色打印机进行打印等多方面的需求。
  所谓“100万像素”,就是指CCD的宽有1000个以上的像素点,长也有1000个以上的像素点。因此,所拍摄出来的影像也是由1000×1000个像素点组成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照片的“分辨率”。
  由于数码相机相对于传统胶片机的一个显著弱点就是“像素”太低,所以厂商和市场以像素作为宣传的“龙头”从技术的角度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如果从消费者使用的角度上讲,这个重点有所偏差了。
  我们到底需要多少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只有我们的用途才会给我们明确的答案。对大多数人来说,数码相机拍摄照片主要有两种输出途径:电子媒介和传统的纸制媒介。电子媒介就是我们常用的电脑、电视等,这些设备的典型分辨率是72DPI(Dot Per Inch,每英寸点数),这样推算而来,一个17寸显示器的标准分辨率是1024X768,通过简单的乘法我们就可以知道,显示一张这样的全屏画面折合下来,仅需要78.6万像素,显然现在大多数数码相机都可以轻松达到这个指标。传统的纸制媒介包括各种打印纸、相片纸、还包括转印到其他材质(棉布、磁杯)的特种纸等等,这类输出的典型分辨率是300DPI,这也是市场上许多精美杂志的标准分辨率!虽然不能完全达到胶片的水平,但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了。那么我们要拍摄一张这种输出质量的相片需要多少万像素呢?平时我们5寸照片的尺寸大致是5寸X3.5寸,每边按照300DPI的分辨率计算,(5x300)X(3.5x300),这样折合出来的分辨率大致是157.5万,对于目前的相机来说,这个指标也并不是什么挑战。
  镜头
  好像不少消费者忘了数码相机也是相机,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像素这个指标上,而忽略了镜头这个从传统胶片机时代就一直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实摄影技术的运用很大的部分都在镜头上,难点也在镜头上,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摄影发烧友的缘故。而不用太多考虑镜头各项参数的“傻瓜”相机却大行其道。还好,数码相机的厂商并没有忽略这一点,总是花费好多精力去炫耀自己的相机使用了什么样的镜头,什么蔡斯镜头、施奈德镜头啊,不过这些美丽的名字通常出现在中高档的相机上,低档的产品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
  镜头由几个重要的参数,这也是决定镜头的质量和价格的重要依据。
  焦距
  相对于传统的135相机,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都比较短,当您观察]镜头上的标识时也许会发现类似“f=6mm”的字样,其实这些都只是数据而已,我们要关心的则是它的拍摄效果。在传统相机中,50mm是一支标准镜头的焦距。一般来说小于50mm的我们称之为广角镜头,大于50mm的我们称之为长焦镜头,鱼眼镜头的焦距一般都小于17毫米。广角镜头主要用来拍摄大的场景,譬如故宫、天安门城楼等,它可以收纳很大范围的景物;长焦镜头可以拍到距离较远的景物或者用来做特写,而鱼眼镜头可以拍摄更大范围的景物,不过图像会发生很严重的变形,使用鱼眼镜头可以拍摄一些具有特殊效果的图片。所以我们只需要明了我们用相机最多的情况是拍什么样的场面就可以确定我们要买什么范围的镜头了。
  传统135相机成像尺寸是24毫米×36毫米(胶片面积),而普通民用级数码相机中CCD的成像尺寸大部分的尺寸在1/1.8英寸到1/2.7英寸之间,面积小了好几倍。这就造成了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之间的焦距大小不同,所以上面所提到的“f=6mm”就要换算成传统相机的焦距,也就是说在选购时我们并不用关心数码相机的焦距是多少,而是要看它相当于传统相机什么样的焦距,只有这个数字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尽管数码相机的镜头尺寸和传统单反相机镜头比起来小了不少,可是它的结构复杂程度却一点也不比后者低。它主要是由多组透镜组成,不同品牌的相机拥有各自知识产权的、带有不同特殊功能的镜片,当中最常见的就算非球面镜片了。传统研磨镜片的方法是把镜片的一面或两面磨成有一定曲率的球形。但是近十几年来,随着人们对成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制造满足一定规格的镜头,镜片数会大幅度的增加,镜头的体积和重量就超过了人们所能承受的限度。非球面镜片正好解决了这个矛盾,它可以把几个镜片的作用集中到一个镜片上,并且成像质量并没有下降,而目前大部分的变焦数码相机都会包含非球面镜片。
  不知道焦距这个叫法是不是比较生涩、不容易理解?换成另一个通俗易懂的词就是——变焦倍数。我想这个词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都十分注意变焦这个参数。
  数码相机的变焦分为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两种。光学变焦是指相机通过改变光学镜头中镜片组的相对位置来达到变换其焦距的一种方式。而数码变焦则是指相机通过截取其感光元件上影像的一部分,然后进行放大以获得变焦的方式。光学变焦是实际记录下相应的像素,而数字变焦则是一种人工补偿办法,通过特定的算法"凭空捏造"出那些不存在的像素,虽然优秀的算法可以有效避免画面的生硬,但这毕竟是"空想"出来的像素,比记录同样像素的光学方式效果差距很远,画面的锐利度下降不小。我想数字变焦更多的是一种"噱头"功能,完全可以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替代,而且控制方式要更灵活多样。
  数码相机的镜头上一般都标明其镜头的光学变焦范围,同时机身上也标注着其数码变焦的倍率。几乎所有数码相机的变焦方式都是以光学变焦为先导,待光学变焦达到其最大值时,才以数码变焦为辅助变焦的方式,继续增加变焦的倍率。
  光圈
  光圈是镜头中间的一组金属叶片,在镜头内安置成可以调节的一个圆形或接近圆形的限制入射光束的小孔。它有两种基本的用途:一是帮助获得正确投影;二是缩小或放大光圈,以调节镜头通光量的多少,来控制感光材料的曝光量。光圈大小会对通光量、景深、清晰度、镜头眩光和反差等造成影响,其单位通常用小写的"f"表示。
  一般来说,“f"的数值越小,镜头的通光率也就越大,拍摄弱光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强;反之,则镜头的通光率也就越小,拍摄弱光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弱。
  控制景深是光圈除了控制曝光量的另一个重要作用,而且因为其他方式同样可以控制曝光量,而景深则只能由光圈控制。我们大家都清楚,成像最清晰的点是焦点,但是在焦点前后的一段距离内成像也比较清晰,这个范围就叫景深。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景深是表达我们创作意图的有力工具。景深小,则只有在焦点前后很小的范围内成像才清晰,这样可以有效的突出主体,虚化背景;景深大,则整个画面都很清晰,这对于表现广阔的视野有很大的帮助。
  光圈的范围是越大越好,因为这可以给我们更大的发挥空间。不过可惜的是,做起这样的镜头来,就不是像我说的这么简单了。光圈过小的话,光线会发生严重的衍射现象,明显的条纹会大大的降低画面的质量;而过大的光圈又很容易导致像差,同样严重影响画面质量。所以选购数码相机的一个简单标准,就是看他光圈的范围,或者简单的看光圈的最大值,越大就越好。